始终秉持鼎力支持“后浪”、课比天大、守正创新等育人理念,爱岗敬业,曾荣获优秀班主任2次、优秀本科生导师1次、优秀招生教师2次,并在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奖2次。
1.热爱教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创新。
始终保持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与敬畏,积极探索翻转课堂、实践式教学、AI赋能教育教学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法律界的经典、热点案例相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法院旁听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使法律课堂充满生动性与实效性。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选修课,总能获得大批学生选课。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个性化辅导,自主推荐多名学生到法院等实习,帮助不同学生充分发挥潜力。善于倾听学生意见、宽严相济,既活跃课堂氛围、又时刻提醒学生珍惜时间不负韶华;秉持“一个鼓励、一次警示也许会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理念,坚持“考后督导”:期末考试后结合试卷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学业分析辅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后浪”,为法治和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思想政治引领,排忧解难。
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对一恳谈、组会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化解问题。在某学生社团组建中,及时介入,耐心协调沟通化解社团成员分歧,帮助社团走向正轨。有同学因校外交通事故面临无理索赔,心理压力大影响学业,他主动协调书院与学院,通过法律评估、交警部门沟通及与对方交涉,有效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其稳定情绪全身心投入学业。
3.学业督导,助力学生成长。
持续关注本科生的学业发展,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助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指导的本科生中,1名学生学年综合成绩排名前二并保送知名大学法学院,2名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有同学因复习压力大导致发烧缺席考试且一时无法联系,他及时安抚学生情绪。所带学生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优秀学生、自强不息奖等多项荣誉与表彰。
坚持用法律人的平等、公正精神进行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在处理不同利益诉求时坚持用正当程序解决纠纷。所带两个班级20人获得985、双一流高校推免资格,其中3人被北大、南大等文科重镇录取。
4.科研训练,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科研育人,通过组会及研究生传帮带等形式,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2023年,他指导3名本科生以前三名作者身份在《中国信息安全》发表学术论文1篇,用科研训练为学生成功推免到北大、出国深造提供支撑。累计指导学生主持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2项结项鉴定为国家级,助力学生发展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