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生教学方面,申请人始终牢记教师使命,不忘初心,将“立德树人”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深入挖掘提炼机械设计理论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将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和海洋强国等大国工程融入课程教学,近年来主讲了《摩擦学》、《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基础》等5门专业主干理论和实践课程,年均教学学时76学时、历年理论课程在开课学院评教百分比均为前10%。通过课程思政宣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事迹塑造学生的爱国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入职以来担任机械制造2201班、智能制造2204班的班主任,作班级的第一管理者与引导人,秉承“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时刻关爱学生成长,并利用业余时间,给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所带班级连续获得优秀团支部、校优秀标兵所在班集体和新生辩论赛冠军,3人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7人,获2023西安交通大学“屈何奖教金”。主持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完成了校级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编著“基于生物活性的表面仿生设计和制”入选《10000个科学难题·制造科学卷》,并完成发表教改核心论文3篇,指导学生于2024年首次获得了全国3D大赛16周年精英联赛陕西赛区团队一等奖。
在研究生教学与科研方面,“教研相长”引导学生到机械高端装备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着力培养应用型智造拔尖创新人才,扎根推动制造产业的高端化和绿色化,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完成了“问题导向的研究生《工程摩擦学》创新教材”一般项目1项,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3人(联培5人),已毕业10人(联培1人)均有发表SCI期刊论文的经历,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5件,Mashid Hafezi博士生获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标兵称号(全校当年仅3人),腾飞杯二等奖4项,浙江UTE奖学金3人次;博士生王征、马泽宇获批自由探索项目学生类资助,博士生卢山从全院12人中脱颖而出已获推荐申报国自然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研究生毕业后分别在比亚迪、华为、OPPO、中船750、人本轴承、绵阳九院等行业龙头单位高质量就业。
自挂职钱学森学院副院长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重大项目要求,积极筹备“珠峰计划”(综改试验班)。该班以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依托学校人才培养优势,以“大师引领、优中拔尖、一生一策、科研为媒”为特色,通过构建师生“伴学伴长”的人才培养体系、“本博一体化”的贯通培养模式、“一生一策”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路径、项目牵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开展未来5至10年世界范围内科学前沿探索,牵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因材施教赋能、名师大家引领、重要课题牵引、优秀学生选育、重大成果产出的五要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首届邀请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以及15位院士担任“珠峰计划”顾问专家,为学生的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初步形成了领军人才培养的新范式,获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本科)特等奖,并已选拔出10名学生前往施一公、唐本忠、王中林等院士团队进行联合博士培养,受教育教育报头版(2024年10月26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