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展示 > 正文

张窈

一、投身教改,提升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结合,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2022年,我有幸参与了学校课程思政教改专项重点项目《新闻学学科思政建设》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不仅深化了对思政教育的理解,也探索出了如何将其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新路径。该项目最终获得了优秀的结项评价,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团队不懈努力的认可。

二、深入浅出,激发学术热情

在教授本科生必修课《外国新闻史》时,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研究能力。通过讲述国际新闻名家及其事业,引导学生从历史视角审视当前的新闻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新闻实务与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我还负责教授本科生通识课程《危机传播》,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危机情境下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及策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如企业危机公关、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来管理危机、维护组织形象和社会稳定,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实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

课堂上,我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讲解相结合、视频导入与开放式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使复杂概念易于理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听有所知、学有所获。因此,两门课程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到课率,还营造了活跃的学术讨论氛围。

三、竞赛指导,培养实践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外,我还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训练和学科竞赛。我相信,在实践中学习是成长最快的方式之一。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已经在多个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级优秀奖与校级二等奖,多个腾飞杯校级奖项,省级大创立项、新文科大赛校赛一等奖等。更重要的是,我带领学生们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如数字博物馆智慧平台用户体验、校园二手书交易市场、红色纪念馆文字互动游戏设计等,并从中孵化有价值的论文成果。目前,我指导的本科生龙雨菲已获得一篇CSSCI扩展版的论文录用

四、用心交流,构建和谐关系

作为位本科生的学业导师,我深知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我定期组织读书会、分享交流会、餐叙等活动,共同研读传播学经典著作,如《媒介的偏向》,并与他们一起完成了超万字的读书分享笔记。同时,我也时刻关心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等问题,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谊,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和支持。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